20190204-20190210

本文意在梳理若干种常见的学习隐喻,由于阅读书籍有限,后面会继续增补。

行为主义者的学习隐喻——学习是反应的强化

行为主义诞生于20世纪,行为主义者将学习定义为“刺激—反应”的模式,是一种“学习是反应的强化”的学习隐喻,这一思想认为人学习主要来自于内部驱动力(如饥饿)和外部力量(如奖励和惩罚)。“刺激—反应”的理解容易使人误入歧途,使人陷入死记硬背的局面,而忽略了有意义的学习,这也最先招致格斯塔心理学家的质疑。

格式塔心理学家的学习隐喻——学习是对理解的探索

格斯塔心理学最早提出了“学习是对理解的探索”学习隐喻的正确观点,这一正确的理解由于受制于客观条件,在当时并未引起反响。

认知心理学家的学习隐喻——学习是知识的获得

50年代末期,认知心理学家用计算机来类比人的学习,学习就是信息的输入、加工、输出的过程,提出了“学习是知识的获得”的新隐喻,形成了挑战行为主义观的新的学习理论—认知信息加工理论。这一学习观认为教师有丰富的知识,而学生则是一个空的容器,最好的教学方法就是以知识的传授为目的的讲座和课文的阅读,这与情景学习是非常不同的。

进入1980年代以后,作为认知科学“长期战略”的两大目标受到了质疑,因为这两大目标均定位子“还原说”:其一,将人类复杂的行为同基本的信息加工及其组织联系在一起,试图将复杂行为还原为一连串的简单行为;其二,在说明信息加工的神经基质时,试图表明人类思维可以还原为神经生理学。

作为认知心理学创始人之一的奈瑟和作为认知的信息加工理论主要倡导者的西蒙分别在1970年代后期和1980年代后期都对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模型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提出认知心理学应该作出更加现实主义的转变,主张以生态学的方法取代信息加工的方法,强调研究自然情境中的认知,更多地关注环境对于智能的影响。

90年代后,研究情景认知和情境学习以及人工智能的热潮己在认知科学领域出现。这表明认知科学家正试图努力突破信息加工理论的局限,更多地关注社会、历史、文化等外部因素对智能系统内部复杂的信息加工和符号处理的影响并力求将模拟人类智能的人工智能研究推向新的高度。

建构主义理论的学习隐喻——学习是知识建构

80年代末期,随着人们对认知信息加工模式等学习模式的反思,建构主义兴起。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发展的,是内在建构的,是以社会和文化的方式为中介的。学习者在认知、解释、理解世界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知识,学习者在人际互动中通过社会性的协商进行知识的社会建构。人的学习是站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去建构新知识和理解新知识,人的学习受到了原知识的影响,这也意味着人对新概念知识的理解受限于旧知识。

极端建构主义者从个人的角度接近学习和认识的,重点描述的个人方面的心理,强调“学习是知识建构”,衍生出的新隐喻有“学习环境的创设”新隐喻。社会取向的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了知识的社会本质,强调“学习是知识的社会协商”的新隐喻,衍生出来的新隐喻有“学习共同体”、“学习者共同体”。

建构主义的优点不是简单的感官刺激留下的印记,也不是简单的由环境引发的操作反射,不足之处是,缺点是对情境的影响缺乏处理。

情景理论的学习隐喻——学习是实践共同体的合法性边缘性参与

情景学习是一种“合法的边缘性参与”的学习隐喻。《情境学习》一书的作者发现,学习过程中“默会知识”对新手重要性,提出的情境学习的概念,认为“学习是情境性活动,没有一种活动不是情境性的”,“学习是整体的、不可分的社会实践,是现实世界创造性实践活动中完整的一部分”的观点,进而提出了这种学习新观点的概念框架:“学习是实践共同体的合法的边缘性参与”,其中,“边缘性”意味着多元化、多样化,或多或少的参与其中,以及在实践共同体中,参与的过程中所包括的一些方法。“实践参与”将引出与之对应的“充分参与”。

参考

  • 情景学习
  • 学习的本质

ChangeLog

  • 201902242231